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“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”,并作出全面部署。
因地制宜,向新而行;使命擔當,向新而進。近日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推出四集微紀錄片《新質生產力·布局未來》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前沿領域學者、行業資深專家權威解讀新質生產力,在通向未來的新領域、新賽道,尋找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、新優勢,以布局未來的高質量、高效能,邁向新時代新發展的新征程。
第一集《智能賦能》
在今天以前,未來有無數種版本,但今天以后,未來就有了確定的劇情。你看,機器人已經開始進廠實習,誰說未來的生產線上只有智能的手臂?你看,意念已經可以控制軀體,智能的涌現又會創造出怎樣的奇跡?我們從過去走來,始終懷著對未來的好奇。而歷史的經驗已經無數次證明,拒絕冒險的聲音,總會在新的可能性中歸于平靜。
第二集《深空深海》
遙遠的太空,孕育著打開未來的種子;神秘的海底,牽引著探索未知的好奇。數千年前,人類就開始了對星辰大海的向往,事實上,種子在破土而出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生長,我們邁向更深更遠處的腳步,早已印在通往星辰大海的路上。種子上天,南極探秘!出發,向星辰大海。
第三集《綠色底色》
如果豐收有顏色,那么它是?答案在源源不斷的循環里。如果能量有顏色,那么它是?答案在大自然的線索里。如果速度有顏色,那么它是?答案在呼吸的節奏里。如果未來有顏色,那么它是?答案在新質生產力的故事里。從自給自足的綠電網,到自在呼吸的紅樹林,我們在云端海岸,展開一幅綠色底色的未來畫卷。
第四集《高質高效》
5.5G“定格”時間,自動駕駛加速上路,“人造太陽”再破世界紀錄,中國標準持續迭代升級,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,我們不斷接近未來,在新質生產力的故事里,我們依然憧憬遠方。事實上,布局未來的遠見,來自更多鋪墊已久的沃土。和時間賽跑,我們不斷接近加速度的極致;為夢想成真,我們接力奔赴更遠大的志向。定格時間,人造太陽!起航,敬遠方!
來源:央視財經